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

对话中科硅纪王鹏:人形机器人需增量市场,行业“泡沫”推动国产供应链崛起

出品|搜狐科技作者|张雅婷编辑|杨锦在人形机器人的灵巧手中,有这样一个关键部件——腱绳。它外表其貌不扬,和普通的细绳一样,但却和人体里的肌腱一样,牵引手指活动,完成各种动作。

对话中科硅纪王鹏:人形机器人需增量市场,行业“泡沫”推动国产供应链崛起

出品|搜狐科技

作者|张雅婷

编辑|杨锦

在人形机器人的灵巧手中,有这样一个关键部件——腱绳。它外表其貌不扬,和普通的细绳一样,但却和人体里的肌腱一样,牵引手指活动,完成各种动作。

“六七年前,我们做灵巧手,腱绳还只能跟国外合作购买,其实并不贵,一只手也就几十块去,但那时候两头还得靠手给腱绳打结。”

中科硅纪创始人,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鹏向搜狐科技表示,随着国产机器人供应链的发展,腱绳供应商已经切换至国内,无论是在耐磨性、柔韧性等方面都有进步,包括腱绳的固定端子也做了标准化,可实现快速组装和替换。

腱绳供应商迭代的背后,与人形机器人赛道的火热密不可分。王鹏认为,“泡沫”对催生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和落地利大于弊,这其中就包括国产供应链的崛起。腱绳之外,电机的成本也从六七年前的两千元,降到了五百元以内。

从行业本身来看,灵巧手正成为人形机器人落地的关键赛点。业内人士认为,机器人是自动化的“最后一公里”,而灵巧手则是机器人的“最后一厘米”。

王鹏告诉搜狐科技,“去年上半年,灵巧手还不是热门方向,还需要给投资人解释灵巧手到底有什么用。但去年下半年开始,大家都逐渐意识到人形机器人的落地实际上要靠“上肢”能力牵引。特别是今年春节以后,很多投资人都在想办法和我们接触。”

灵巧手是一种模拟人类手部功能的高自由度机器人末端执行器,成本大概占整机的15%。去年,中科硅纪成立,已推出Casia Hand系列仿人灵巧手以及相关整机产品。值得一提的是,中科硅纪成立以前,王鹏团队已经专注于十多年“上肢”灵巧操作能力的研发。

展开全文

搜狐科技了解到,中科硅纪的灵巧手产品可完成拧螺丝、抓握易碎物品等高难度动作,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达100%。王鹏透露,公司今年营收规模在千万元左右,但产品还没有到大规模交付的阶段。

他判断,接下来肯定是“上肢”能力快速落地,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因为机器人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干活”,而无论是特种、工业还是家庭场景,下肢更重要的属性是提供“到达能力”的作用。

“下肢能力为主的人形机器人,未来三年应该还主要是面向教育科研、娱乐、展示等,要进家庭、工厂,不仅存在技术问题,还存在需求匹配的问题。”

前不久,知名投资人朱啸虎给行业泼了盆冷水,他表示人形机器人很火,但商业化路径不清晰,他正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

王鹏认为,“人形机器人若不能和应用场景结合,实现真正的落地,开辟增量市场,从目前布局来看,卷存量市场产能肯定会过剩,中科硅纪也在想办法怎么去出海。”

在他看来,现在很多人选择好上手、门槛比较低、同质化高的技术和产品路线,可能成立一两个月,就可以讲个故事、拍个视频融资,这样的企业不一定能撑很久。

以下为对话实录(经编辑删改):

搜狐科技:您觉得整个行业的融资情况怎么样?

王鹏:去年上半年,整个行业关注整机的多一些,灵巧手这一块还不算是一个特别热的方向。当时,我甚至还要给部分投资人解释手有什么用?不少投资人会关注手是不是必须的?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大部分投资人都不会再问这个问题。

搜狐科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王鹏:大家逐渐都意识到人形机器人的真正落地,实际上是靠上肢能力去牵引。特别是今年春节之后,这已经变成了共识。我们自己也能感觉到,很多投资人在想办法和我们接触,整个赛道做手的企业估值也涨得很厉害,灵巧手已经是人形机器人领域最火的赛道之一。

搜狐科技:知名投资人朱啸虎给行业泼了盆冷水,他表示人形机器人很火,但商业化路径不清晰,他正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您怎么看?

王鹏:泡沫对催生这个赛道的快速发展是利大于弊,比如从供应链看,六七年前我们在国内找不到腱绳这个零部件的合作伙伴,但近两年来看,除了腱绳,包括电机等很多零部件,国内厂商都愿意接单,和我们一起去迭代。

搜狐科技:现在赛道这么热,您有关注到什么行业乱象吗?

王鹏:同质化现象很严重,产品十几个放一起,长得都差不多,很难说哪一家有自己的特点,很多企业都是快速攒一个局,产品能动就去做PR、推融资了。

很多新兴的公司在23年左右成立,即使暂时没有营收、无法实现自我造血,通过融资的粮草支撑,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到明年、后年,若找不到合适的商业化路径、实现自我造血,可能会有一些企业会陷入危局。

搜狐科技:您觉得“上肢”和“下肢”的发展情况是类似的吗?

王鹏:我觉得上肢能容纳下来的创业公司会多一点,因为机器人的最终形态不一定是人形,比如上肢能力也可以和一些专用设备去做结合。但下肢能力为主的人形机器人,未来三年应该还主要是面向教育科研、娱乐、展示等,要进家庭、工厂,不仅存在技术问题,还存在需求匹配的问题。

搜狐科技:但是比如宇树,也推出了自研的灵巧手?

王鹏:这个阶段,大部分做整机的厂商都会想去探索上肢能力,但大多还处于研发阶段,短时间内要去做成熟、可用的系列化上肢产品,还是需要一个过程,更多是面向结合下肢能力形成的客户群体。

搜狐科技:从行业来说,中科硅纪对标的公司是谁?

王鹏:特斯拉,因为他们走的上肢路线也跟我们是一样。但我们和特斯拉的区别在于,特斯拉希望上、下肢都是通用的形态,但我们更多关注上肢,下肢是什么形态不重要,更多是根据细分场景的需要去配置。

搜狐科技:您觉得上肢相对于下肢来说更好商用落地吗?

王鹏:整个行业接下来的发展格局,肯定是上肢能力快速发展和落地,带动下肢发展。因为机器人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干活,无论是工业还是家庭,下肢主要是提供“到达”的作用。

搜狐科技:中科硅纪目前的经营情况是什么样的?

王鹏:今年营收规模在千万元级别,百分之四十左右是部件产品,百分之三十左右是整机平台,剩下的是解决方案。今年还没到大规模交付的阶段,营收也更多的是为了牵引产品的迭代、以及在细分应用场景的验证性应用。

我们首先还是瞄准细分行业用户,因为现在真正把人形机器人在行业模式跑通、可复制的还没有。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调研和探索,然后再收敛,包括跟合作伙伴寻找场景、需求。在工业场景,这个阶段适合落地往往是能和专用配置结合、技术降维、对错误的容忍度相对比较高的场景,如上下料、分拣等。

今年把模式跑通,明年的的目标是部件和整机的规模化生产和推广,以及在细分应用场景的规模化推广。

搜狐科技:灵巧手可以完成拧螺丝、抓握易碎物品等比较高难度的动作,可能替代富士康工人吗?

王鹏:目前能做到,但在工具自主使用等精细化操作能力上处在能力的验证阶段,真正大批量落地还涉及到很多工程问题。两到三年内,在工业场景,更有可能是跟一些专用设备结合起来,把独立的制造环节串起来,如精密部件的装配、检测等。

搜狐科技:和手术机器人相比,灵巧手更厉害吗?

王鹏:手术机器人因为对安全性的要求,大多需要人去操控,而不是追求全自主,并且所有手术机器人是专用的,而灵巧手追求的是硬件的通用和AI的泛化。短期来看,用灵巧手替代人去做手术不太可能,和人体相关的手术肯定还是需要专用设备,越专越好,毕竟涉及到安全,但灵巧手可以用于手术室内手术器材的收纳、清洗、管理等辅助环节。

搜狐科技:在家庭场景,灵巧手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王鹏:近两三年,灵巧手还是以收纳整理为主,解决操作中的对象多样性和环境复杂性问题,先从地面物体的收纳整理开始,然后到桌面、沙发等立体空间的收纳整理,比如你出去上班了,机器人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端茶倒水、使用洗衣机等工具使用和基础设施共享类的精细操作任务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在养老场景,如搀扶老人、翻身等需接触人类身体的操作,短时间内商业落地还是很难,因为除了技术还涉及到安全、伦理问题。

搜狐科技:灵巧手成本现在占机器人整机总成本大概多少?成本未来还有下降空间吗?

王鹏:一般来说,手的成本大概占整机成本的百分之十到二十,主要看整机对手的配置要求,但在研发投入上,灵巧手会占比较大的比重。在教育科研场景,用户对成本本身没那么敏感,根据配置差异,从几千到几万都有。真正切入到细分场景,成本未来肯定是千元级,特别是服务场景,大规模应用,成本需要控制在千元以内,现阶段服务场景的落地可以做一些降维,比如简化为三指版。

搜狐科技:在灵巧手这块,大家都比较强调自由度,自由度越高,灵巧手表现越好吗?

王鹏:在行业还没真正落地的时候,大家去融资、讲故事,肯定要卷一些指标,但其实只关注自由度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从具体的应用来说,在能满足使用需求的情况下,反而自由度越少越好,因为成本也更低,行业应用也需要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

搜狐科技:您这边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率是百分之百,这是怎么做到的?

王鹏:六七年前,包括电机、关节传感器等地,我们都是和国外厂商合作的,但那时候是研究阶段,成本不重要。中科硅纪的目标是基于多年的技术积累,通过细分应用场景牵引实现产品的快速迭代,以及在特种、工业和服务的规划化、可复制商业化落地,这就就需要供应链可控、又能降成本。现在赛道火了之后,每个细分供应链都有一批的企业在快速迭代,整个供应链在功能、性能、成本上都进步很快,比如电机和减速器模块,六七年前成本将近两千,现在在五百以内,未来会更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gpark.com/29899.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