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

过去一个月,我得了充电宝焦虑症

文丨镜像工作室,作者 | 阮怡玲,编辑丨卢枕你手里的充电宝还在用吗?从6月上旬,“北京高校禁用罗马仕充电宝”的新闻引起关注,随后罗马仕、安克召回大量产品,再到民航局6月26日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这一个多月像被按了加速键,充电宝从原来几乎人手一个的必需品,变成了有潜在危险的烫手山芋,引发无数人的焦虑。


文丨镜像工作室,作者 | 阮怡玲,编辑丨卢枕

你手里的充电宝还在用吗?

从6月上旬,“北京高校禁用罗马仕充电宝”的新闻引起关注,随后罗马仕、安克召回大量产品,再到民航局6月26日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这一个多月像被按了加速键,充电宝从原来几乎人手一个的必需品,变成了有潜在危险的烫手山芋,引发无数人的焦虑。

一个多月过去,有的人还在走召回或换新的流程,一直与客服扯皮;有的人一直没看到公告,登机前被迫留下充电宝;有人买了六七个新的充电宝,全都不符合要求,退货了;还有的人仍旧陷在对充电宝的恐慌里,不敢再用。

这次事件的影响超乎很多人的预料。事实上,2023年8月我国才正式对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移动电源实施3C认证管理,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3C认证的充电宝才彻底禁止销售。在这之前购买的绝大多数充电宝都不符合民航标准,在公共舆论里也成为了“定时炸弹”。

作为普通消费者,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手上的旧充电宝要不要留?如果要换新,旧的怎么处理?买新的,该如何挑选?有3C标识的充电宝就一定安全吗?

充电宝,成了焦虑的源头

谁也没想到,充电宝爆炸这种看似小概率事件竟然就发生在了身边,甚至是自己身上。

晚上把充电宝放在床头充电,早晨充电宝突然就爆炸了——7月4日,一位惊魂未定的网友把充电宝爆炸以及抢救的整个过程发在了社交平台,7点20分,她听到“蹭”的爆裂声,只见罗马仕充电宝喷出半米高火焰,点燃了旁边也在充电的苹果手机,她连滚带爬地出去楼梯口找灭火器,喷了第一回,5秒后复燃,喷第二回,火才彻底熄灭。

这位网友说,她没收到短信和电话,也没有关注新闻,这段时间一直不知道罗马仕召回的信息,结果就经历了一次火灾。

6月21日,曾可莹看到罗马仕召回的新闻,心里顿时觉得不妙,她手里的充电宝就是罗马仕的,去年6月份旅游前买的。虽然不属于召回的型号,但看大家都说这个品牌已经不安全了,召回的型号一直在增加,她想着得赶紧换掉,询问了一圈朋友正在用什么充电宝,挑选了一周才下单了新的。

也总有怀着侥幸心理的人。一名网友看到安克召回的信息之后,不愿意接受自行销毁的方案,留着继续用了。7月9日,她早上把充电宝留在家里充电,五个小时后回家,一打开房门全是烟,充电宝就这么炸了,幸好没烧起来,“给自己一个教训,有安全隐患的东西不建议再继续使用”。

伴随着铺天盖地的新闻和热搜,各个社交平台上也出现了大量网友们上传的充电宝爆炸的图片、视频,黑乎乎一团触目惊心,而症状轻的鼓包、开裂的图片到处都是。

过去一个月,我得了充电宝焦虑症

展开全文

● 用户分享的充电宝爆炸的帖子。图源:社交媒体

一个定时炸弹,这是很多人心中充电宝的新形象。充电宝在身边,不敢靠得太近;充电宝不在身边,也在担心会不会爆炸起火烧坏屋子。有学生放暑假,把充电宝忘在了宿舍桌子上,她越想越后怕,现在高温天气,宿舍没人,桌子上还有很多她的周边手办,爆炸了可怎么办。有人在外出差,也要特意叫人把老家屋子里的罗马仕充电宝拿出来扔掉。

哪怕不属于召回的型号,为了保证安全,大家也开始想各种办法——天天晚上把充电宝挪到宿舍外面,早上睡醒又拿回来;半夜在床上刷视频,越刷越心慌,怕得爬起来把充电宝装进铁盒里,却被科普这样更危险;见充电宝鼓包了,把它放进奶茶保温袋里,挂在半桶水上面,这样一来增加了潮湿度,就算起火也能掉进水里灭火……没有科学的方法的时候,大家都有点“病急乱投医”。

恐慌与警惕一起扩散,充电宝信任危机愈演愈烈,产品出现一点异常,人们就像是惊弓之鸟,不敢使用。有网友最近刚买了一台充电宝,发现刚充了5分钟就烫手,最近的事儿让她太害怕,直接就想退货,只是快递拒收,商家也不退款。

如果只是充电宝隐患,大家还有选择的余地。但6月26日,民航局的通知一出,对于需要坐飞机的人来说,2024年8月之前购买的充电宝,价值就几乎消失了——在没有3C的充电宝禁售之前,消费者们买到的大多数都是没有3C标识的充电宝,但这些充电宝的使用期限一般都是5年。

更别提很多人临到机场才发现带不上飞机,有的机场还无法邮寄,旅客们只能被迫放弃那些不符合规定的充电宝,扔到紧急特殊准备的“自弃箱”里。

至此,明确受影响的不再是那些“事故充电宝”,危机已经蔓延到几乎所有充电宝的拥有者和消费者。

没有3C,充电宝的“原罪”

新规一出,机场就成了许多没有3C标识的充电宝们被销毁前的最后一站。网友说,安检员的口径是“这些充电宝我们统一给环保局、消防处理”。

6月28日,各地机场拉起针对充电宝的层层警戒线。许多城市一进地铁就开始要求自查,加上安检一共四五道的检查,大厅里的广播循环播放提醒。

● 机场随处可见的提示牌。图源:受访者

新规生效的第一天,陈海雨和两个朋友毕业旅行,到机场了才看到规定,结果三个人的充电宝都带不上飞机。她自己的两年前图便宜买的小众牌子,没有3C;另一个朋友有3C,但用得久了,标识看不清了;还有一个质量合格,但前阵子摔了,外壳有裂缝,安检说有安全隐患。

幸好机场可以邮寄,三人一路上不敢用手机,怕耗电,必须开导航的时候也把亮度调低。“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下飞机到酒店了,才用上共享充电宝,后来她们也买了一个新的有3C认证的小米充电宝,回家路上还互相吐槽:“以后凑钱批发带3C标的充电宝得了”。她回家之后,检查了下家里全部充电宝,只有之前带回家的一台共享充电宝有3C标识。

也有传言,这些被丢弃在机场的充电宝被拿去当二手卖了,重新进入了流通市场。

大部分机场充电宝的去向有待检验,但佳佳见到的确有人见缝插针地将别人扔掉的充电宝带出机场。当时,佳佳的充电宝没有3C没过安检,她把充电宝放在桌子上,有位一直站在旁边的阿姨和她打招呼,问她可以把充电宝拿走吗。

佳佳不确定,就问旁边的工作人员:“她要充电宝我可以给吗?”工作人员没理她,佳佳就同意了。但阿姨拿了充电宝也没走,还等在那里,佳佳觉得她可能还想拿更多。佳佳事后回想,突然担忧:“如果爆炸了,不能讹我一笔吧?但我也没收她的钱。”

去机场“免费回收”是个商机,机场里很多都是敞口的自弃框,通知一出就有很多人起了这个念头,甚至有人说想收了批发卖去非洲,走海运、货柜。

除了盈利,也有以互助为目的的流通。曾可莹去机场时曾听到旁边有人开玩笑地说:“你先把你这个丢了,下机后再去那边捡一个。”

有人真实践了这个想法,这名网友下机之后急用充电宝,安检员说不能给被扣下的,门口的自弃框里只有水和打火机,他只能在安检门外大喊:“哪位有充电宝被扣下的,可以给我应急使用吗?谢谢您!”幸好,五分钟后就有位大哥递来了一台还很新的华为充电宝,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到机场的人赶时间,如果寄不出去只能丢掉。有人在来的路上才看到这个新的政策,以10元的价格卖给了网约车司机,还有人退房时直接送给了酒店工作人员。

与生产过程中真有问题的充电宝不同的是,如今市面上许多没有3C标识的充电宝并没有那么危险,3C标识和安全质量不一定挂钩。如果光看标识,杂牌、盗版、假货也会印上3C,而机场不可能一台一台检查编号。有3C标也不见得安全。尤其之前出事的充电宝里就有标3C的充电宝,而且被撤销3C资格的型号也在持续增加。

有位正品苹果外接电池二手商家担忧地晒出了自己的库存,觉得这条规定影响很大:“七百多的苹果外接电池带不上飞机,七十块的假货随便带上飞机,大笑话。”有网友调侃,“这是我们杂牌的胜利,杂牌还没被取消3C”;还有网友晒出了两个充电宝,一个盗版,一个正版,盗版的有3C,而正版的反而没有。

3C很难成为界定充电宝是否有问题的绝对标准,却成为机场能否通过的依据,造成普遍的误伤,消费者们陷入到质量和权益都难以保障的怪圈。

现在是机场不能带,那之后的高铁,地铁呢?大家已经不敢冒险。一个网友刷了很多帖子,发现“有的可以,有的不可以;有的今天可以,明天不可以;还有的这个站点可以,下一个站点不可以,乱七八糟的。为了不被没收,我都不带了,拎个充电线出门”——更谨慎、对充电宝需求更小的用户已经决定不再使用充电宝。

旧的难去,新的难来

大部分人不愿意就这样吃亏,既要脱手这些不合格的、没有3C标识的充电宝,也得最大程度争取自己的利益。

被启动召回方案的充电宝,虽然危险性大,但最容易弥补损失,只是数量太大,消费者们需要耐心等待,花费时间、精力配合方案。有的成功寄回后一周都没有新进度;有的收到了换新后的,还是有质量问题,客服却不肯立刻退货退款;有的6月29日申请,直到7月13日都没有退款。

有网友分享了自己安克A1681的“曲折召回路”。6月22日他申请召回之后收到了两个防爆袋,但快递打了电话说充电宝拒收,所有快递都一样。他接着找客服反馈、每天问快递站点,直到收到泡盐水的短信,要求上传浸泡盐水的图片或视频,折腾了一周才成功退回。

罗马仕的召回也类似,网友只能通过持续不断地催促,甚至打12315,才能从“踢皮球”的现状里要回自己的款项。

据《知危》报道,安克创新副总裁、充电及储能业务负责人熊康估计,问题电芯的供应商是充电宝行业的头部电芯厂,该款电芯产量据他们估计应该在2000~3000万片,有问题的数量肯定高于市面上已经召回的数字。

大量退款、退货、换货,对于两个品牌都是极大的负担,召回的效率不高也并不奇怪。据真故研究室,罗马仕和安克宣布召回超120万台充电宝,保守地估算安克公司召回一个充电宝的直接成本损失大概为80元。

除了召回,充电宝品牌们还存在其他成本,比如得将老机型的3C认证贴纸换为印刻。

政策一出,网上就出现了卖3C贴纸的人,虽然被很快封禁,但后来机场安检人员只认印刻,会“拿刀往下抠”,提供商家给的证书编号也没啥用。商家们只能再花钱,重新印刻,沟通费、快递费、重新印刻的费用,都是额外的开支。

而没有3C标识,过了质保期、不在召回序列的充电宝,就很难获得赔偿了。

许多人生活中已经离不开充电宝,旧的用不了,只能买新的,但现在买新的充电宝,对于他们来说实在太费劲了:“现在是旧的充电宝不能用不敢用,新的不知道买了符不符合要求不敢买,真是难,马上出门的怎么办啊?”

小迪家里的充电宝已经用了几年,原本觉得买个新的就好,“冤枉钱肯定是要花的”,但如今的难题就是挑选新的充电宝。她想买2万毫安的,“可飞机有关充电宝的新规刚出没多久,可能还在逐步完善。一些品牌能不能上飞机还存疑,加上现在天热、暑期人多,还没旅游计划,所以目前还没买,处于观望状态。”

过去一个月,我得了充电宝焦虑症

● 网友分享的充电宝选购建议。图源:社交媒体

大家开始被迫成为质检专家、充电宝专家。“我都要被搞疯了,从来不知道买充电宝这么难”,罗薇想买个和之前一样的小巧型充电宝,学着网上的教程分辨充电宝,还接连下单了7个,全都不合适不满意,都退回了,7月5日下午,快递员上门一次拿走了三件。

罗薇发现,正规的充电宝资质都一样,而不符合规定的充电宝千奇百怪,让人防不胜防。最干脆的就是没有3C,但有3C也有问题,要么是机身没有,要么没有证书编号。就算有证书编号,也可能是假的。她把机身上写的编号输入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一查,一个是根本匹配不到制造商,一个是型号列表不包括机身印的型号,查出来的制造商和机身印的也不一样,还有一个显示证书状态暂停。

一个小小的充电宝,也得拿出12分的认真程度,看攻略、刷推荐、问朋友,网上都在教,买充电宝不仅要看3C标识,还得学会看额定能量、额定容量、输出功率等参数,学会分辨材质,比如买锂聚合物、车规级电芯更安全。甚至有人会去查品牌企业的生产信息,研究电芯的来源和批次,避免出现将生产外包上游工厂进而偷工减料的问题。

暂时没出行需求,还在观望的人不在少数。“现在太混乱了,我搞不懂哪个能行,我打算等等再买新的”,还有人干脆不买了,“我决定不参与这场狂欢,出门带快充”。

仅仅一个多月,许多充电宝就被迫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社交媒体上,有网友为充电宝写的悼文火了,看似抽象的表达背后,或许是人们消解无奈与烦恼的唯一方式。

过去一个月,我得了充电宝焦虑症

● 图源:社交媒体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版权声明】所有内容著作权归属镜相工作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另有声明除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gpark.com/37095.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