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最后一战对阵韩国选手申裕斌时,陈熠2-0领先连丢3局被逆转,而且最后一局0-11崩溃,而此时距离她登上WTT美国大满贯赛的领奖台只过去不到半个月时间而已,那么她到底输在哪里?现在的陈熠达到了钱天一的水平吗?
首先我们必须看到的是,WTT美国大满贯赛的结果受到了一些意外的客观因素影响,其实并不能完全真实反映运动员的实力对比。
这个问题相信许多球迷已经发现了——就在WTT美国大满贯赛期间,许多运动员都吐槽不适应球台,尤其对于动作幅度较大、同时爆发力比较集中的选手影响更为尤甚,所以我们看到许多名将输给排名低于自己的选手,包括孙颖莎、王曼昱等人。
陈熠的动作幅度其实也不小,但速度并不算快,许多球是通过增加旋转取胜,这本身是一种容错率较高的打法,所以受到球台变化的负面影响相对不是特别大,客观上有利于其爆冷赢球,但她和孙颖莎等人的实际差距可能更大些,如今回到乒超球台后就不存在以上客观因素了。
其次陈熠的技术打法确实还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身高臂长所带来的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目前在速度上的劣势仍然没有被弥补。
众所周知,相比于其他大球或者网球等项目,乒乓球对体能的要求相对较少,但非常考验反应能力,而球台本身的长、宽、高是有限的,这就使得特别高大的运动员难以快速反应,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线高手中很难(不代表没有)有男运动员身高超过1米9,女选手一般也在1米7以下。
根据此前相关报道与赛场目测,陈熠的身高至少在1米77左右,这一方面能让她拥有更大的护台面积与更强的杠杆发力,不过另一方面也导致其出现进攻速度下降、防守反应来不及等问题,虽然她一直在寻找平衡的办法,但目前在遇到实力比较强的对手时还是存在劣势。
最后作为一位2004年出生的年轻小将,陈熠经历过的“大风大浪”还是太少了,心态仍然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最近陈熠参加的两次重要比赛为例:WTT美国大满贯赛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她在面对困难时的坚毅与果敢,而乒超联赛时候的心态却明显有所变化,尤其与申裕斌之战领先后出现明显保守心态,最终导致单局吃“零蛋”崩盘。
陈熠出道至今,参加过的最高级别的国际大赛就是WTT美国大满贯赛,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都与其无缘,恐怕连她本人都未必做好了排名世界前十的准备,骤然上升后心态完全可能出现波动、不如之前敢打敢拼,这也可以说是人之常情。
目前看来,陈熠所取得的成绩其实还没有达到钱天一的级别,后者打拼多年至今还没进主力层,而陈熠未来想突破同样面临诸多困难。
在此之前,钱天一和陈熠一样拿过WTT大满贯赛(新加坡站)的单打亚军,也打败过中外名将、甚至赢的次数比陈熠更多,巅峰时期的排名达到过世界第五的位置、甚至超越了世界冠军主力陈幸同,而且还有左手优势、代表中国队参加了两次世乒赛双打,可那又如何?
直到现在钱天一也没能进入国乒主力层,所以目前陈熠虽然在排名等方面有进步,但实际上只是从非主力中靠前的选手进步到了更靠前,队内位置只有“量变”、远没达到“质变”,现在虽然还年轻,但话又说回来了:谁没年轻过呢?钱天一现在也不是老将嘛!
当然,小将的成长本就是充满曲折的,所以对陈熠的高光时刻我们既不应过分拔高、无脑捧杀,对她的失利同样不该责备求全、吹毛求疵,就事论事讨论即可——那么大家对此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留言写出自己的观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