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

机器人在展会上首次明码标价:炒菜、弹琴、家政机器人都可带回家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的大会上,很多机器人明码标价,从100万、49.9万到25.9万、8.8万不等,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价格还是偏高。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机器人走进家庭的瓶颈不在于价格,关键在于智能化的突破。如何推动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服务千行百业?在本届机器人大会上,北京亦庄启动了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将打造全域人机协同、产研共融的全域实训场。同时,亦庄将深化万台机器人创新应用计划,今明两年逐步释放万台、近50亿元具身机器人应用需求。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的大会上,很多机器人明码标价,从100万、49.9万到25.9万、8.8万不等,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价格还是偏高。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机器人走进家庭的瓶颈不在于价格,关键在于智能化的突破。如何推动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服务千行百业?在本届机器人大会上,北京亦庄启动了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将打造全域人机协同、产研共融的全域实训场。同时,亦庄将深化万台机器人创新应用计划,今明两年逐步释放万台、近50亿元具身机器人应用需求。

机器人在展会上首次明码标价:炒菜、弹琴、家政机器人都可带回家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观众摩肩接踵参观机器人表演,机器人拳击比赛尤其受欢迎。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能炒菜会做家务,机器人“秀”全能

周日上午10时左右,世界机器人大会主展馆内观众摩肩接踵,最热闹是机器人格斗、机器人足球、机器人舞蹈等观赏性很高的表演,现场被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今年的机器人大会针对未成年人实行免票,因此展馆内孩子们非常多。在各个表演区域,孩子们坐在前面观看,有的家长把孩子架在肩膀上观看表演。

如果说去年机器人大会最吸引观众的是那些“长”得像人,但是动作、语言、表情都有些奇怪的“漂亮”机器人,那么今年大会最吸睛的则是虽然没有“人脸”,但更聪明、动作更加协调,而且具备一定工作、生活技能,有望服务于人类生活的具身智能机器人。

在养老服务展区参观的肖女士告诉记者:“去年、前年我都带孩子来参观,今年感觉最像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大会,因为机器人变得更加实用。”在这个展区,肖女士看上了一款智能电动轮椅,它具备自动导航、主动避障等功能,如果在室内使用,使用者输入目的地,开启启动键,轮椅便可自动导航至目的地。

展区内,具身智能机器人占据了绝大部分,它们是厨师、酒保、售货员、咖啡店店员、保洁员、舞者、打工人、家政员……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动作丝滑、身体的关节十分灵活、技能也更加贴近人类生活的需要。

机器人在展会上首次明码标价:炒菜、弹琴、家政机器人都可带回家

展开全文

机器人大会“会客厅”内,机器人酒保为观众服务。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摄

8.8万元的机器人现场开售

与往年机器人大会不同的是,今年,不少企业打出了机器人售价。展览的“会客厅”区域展示了机器人大世界2.0版的微缩版。现场,架子鼓机器人、扬琴机器人、钢琴机器人组成中西合璧的机器人乐队,虽然它们各弹各的,但音乐混搭起来也挺有趣。最重要的是机器人都明码标价,架子鼓和钢琴机器人价格均为25.9万元,扬琴机器人的售价为23.9万元。

在乐队的隔壁,机器人大厨烹饪好了炒肉,香气四溢。这款名为“美膳狮2K”的机器人售价为49.8万元。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款机器人能煎炒烹炸,大部分中式菜肴均不在话下,使用者只需要按照提示放置好食材,剩下的交给机器人大厨师即可。

在展览区,明码标价的机器人竞争激烈,一款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打出“全场最低价8.8万元”的广告牌。据介绍,这个机器人经过训练后,可以成为“钢铁保姆”,能做汤羹,会分门别类将衣服放进洗衣机,还能给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在采访时,记者看到有展商牵着机器人巡场,同样标出了售价,它有些像机器狗,可胜任线路巡检等任务。此外,还有多款机器人明码标价,比如优必选Walker S1,价格为100万元,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轶2.0,标价35万。

从“最能跑”向“最好用”机器人转变

尽管今年的机器人聪明很多,但机器人跳舞、工作时跌倒、动作不听使唤的小插曲依然时有发生,距离完全融入人们生活还有些距离。那么如何才能让机器人更加好用、实用,还需要攻克哪些难题?

北京经开区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局局长蔡继征说,从目前来看,机器人更新迭代的速度非常快,“以今年全球首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为例,去年8月,我们在策划时发现,以当时的技术能力没有一家企业的机器人能够完成比赛。经过短短半年,今年4月份,就有6支队伍的机器人在三四个小时内完成了21公里的赛程。”蔡继征认为,机器人进入家庭需要技术进一步迭代和快速更新,既要考虑机器人的安全性、舒适性,还要考虑人类与机器人的交互性。从这些方面来看,企业的技术和相关能力总体上存在欠缺。

从现场记者观察到机器人售价来看,机器人的价格还不算亲民,大多数在数万元以上。星海图首席科学家、联合创始人赵行认为,机器人走进家庭的瓶颈不在于价格,关键在于智能化的突破,“我们现在能做出很好看的机器人,但要让它去干活,去闭环地自主地完成任务,这是有挑战的。当具备这样的能力以后,我觉得才是讨论进入家庭的时间。”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表示,创新中心正在推动具身智能从追求极限运动能力的“最能跑”,向支撑复杂场景系统级应用的“最好用”跃迁。为解决产业化应用中面临的自主学习、全自主导航、跨本体泛化操作能力等问题,创新中心在机器人大会上将发布具身世界模型体系、具身多模态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全自主导航系统、跨本体VLA模型等创新技术,并实现了复杂场景下的异构多本体协同工作,从而推动具身智能规模化应用的新篇章。

此外,蔡继征认为,对社会大众而言,需要逐渐接受机器人进入家庭的过程,“大家更容易接受宠物小猫、小狗,但是机器人作为家庭的一员,如何真正让大家接受或认可,和机器人在家庭中融洽相处,对社会大众而言这也是一个过程。” 他邀请社会公众走进机器人大会,体验最新技术,“我相信机器人成为家庭的一分子,这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实现。”

北京亦庄开放近千个真实场景数据采集点位

北京亦庄是世界机器人大会的永久举办地,也是北京市重要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从政策层面来看,亦庄如何让具身智能机器人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服务千行百业?在今年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北京亦庄启动了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北京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王磊介绍,北京亦庄开放亦庄新城内商超酒店、药房医院、物流仓库等近千个真实场景数据采集点位,开源开放高价值、标准化、可交易的具身智能数据,服务全行业具身智能模型训练和本体智能化水平提升。王磊说:“首批20个具身智能实训场、近百个点位将于本月正式开放。”

同时,围绕机器人创新成果共享、软硬件集成协同、应用场景拓展、产业生态培育,将建设机器人二次开发社区,为开发者团队提供免费机器人通用本体、研发空间、算力补贴、敏捷开发等要素支撑,鼓励创新团队针对特定应用场景进行二次开发。此外,率先布局人形机器人中试量产工厂,提供技术转化、工艺改进、型式试验、小批量试生产等服务。

目前,北京亦庄已在工厂、学校、医院、公园等场景,实现超千台机器人应用。如何加速推动产品落地?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明确,北京亦庄将深化万台机器人创新应用计划,今明两年逐步释放万台、近50亿元具身机器人应用需求,其中超千台为人形,应用场景覆盖高端制造、教育教学、园林水域、产业园区、商业服务、医疗康养、电力巡检、市政管理、社区物业等社会经济重点领域。

王磊介绍,北京亦庄制定了《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每年投入2亿元,围绕软硬件技术创新、数据要素先行先试、应用场景牵引推广、新业态链条培育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其中,数据采集实训场奖励、二次开发社区支持、“打样券”、人形机器人销售补贴、供应链响应平台支持等8项政策为全国首创。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张彦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gpark.com/40504.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