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

首位“80后”院士诞生:北大数院副院长刘若川当选中科院院士,他曾5年学完本硕全部课程,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据央视新闻消息,11月21日,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4人当选。其中,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选举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

据央视新闻消息,11月21日,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4人当选。其中,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选举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

在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当中,最年轻的是现年44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若川,他也成为中国首位“80后”院士。

首位“80后”院士诞生:北大数院副院长刘若川当选中科院院士,他曾5年学完本硕全部课程,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刘若川

据北大官网介绍,刘若川,现任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他于1999年至200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获学士、硕士学位,2008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2012年回到北大,先后在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数学科学学院任职。

刘若川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算术几何与代数数论,在p进霍奇理论、p进自守形式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他独立完成的“p进霍奇理论及其应用”项目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22年获中国数学会“陈省身数学奖”,2024年获由国际物理中心和国际数学联盟共同颁发的拉马努金奖。

首位“80后”院士诞生:北大数院副院长刘若川当选中科院院士,他曾5年学完本硕全部课程,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展开全文

刘若川

人民日报2021年发表的一篇人物报道当中,介绍了刘若川教授的早年经历。

从儿时起,数学就在刘若川生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爱上数学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如果非要说一个原因的话,那就是兴趣。”小学时,刘若川就在数学领域表现出了很高的天赋,很喜欢挑战难题。“一天想几个小时想不出来,就第二天再想,可能反反复复琢磨一年,突然有一天豁然开朗。”后来,刘若川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保送至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学习,5年内完成了本硕阶段全部课程。

刘若川说,那股“念念不忘”的劲头是做研究很重要的品质。“好比黑夜中走在一栋楼里,不知道哪里有路,只能不停地摸索。突然摸出一条路,找到了开关,终于把灯点亮了,一下子明亮通透,这种感觉很美好。”

读博士时,对算术几何感兴趣的刘若川在老师启发下,打开了研究p进霍奇理论的大门。博士毕业后,他又和导师合作进行相关研究,终于取得了基础性、突破性成果。有外国教授这样评价:在p进霍奇理论研究领域,刘若川是最好的世界级专家之一。

首位“80后”院士诞生:北大数院副院长刘若川当选中科院院士,他曾5年学完本硕全部课程,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刘若川

2025年11月21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联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工作人员表示,刘若川老师的信息在官网都可以查询到,至于后续是否会有关于刘若川老师当选院士的报道,要根据北大整体的节奏安排,刘老师是数理学部的优秀教师,其他学部同样也有很优秀的老师,到时候看北大的整体安排吧。

(来源:极目新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gpark.com/53517.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