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时政

憋屈!中国唯一沦为三线的万亿城市,又被降级了

01最憋屈的万亿城市2024年,唐山GDP达10003.9亿,成为河北第一座GDP破万亿的城市;并先于温州、大连、徐州等一众强市,晋级为中国第27座万亿城市。

01

最憋屈的万亿城市

2024年,唐山GDP达10003.9亿,成为河北第一座GDP破万亿的城市;并先于温州、大连、徐州等一众强市,晋级为中国第27座万亿城市。

今年,唐山更是猛踩油门,前三季度GDP增速高达6.2%,在所有万亿城市中排名第二;具体到第三季度,更是在万亿城市中遥遥领先。

憋屈!中国唯一沦为三线的万亿城市,又被降级了

然而,这样一座经济强市,在《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中,与枣庄、安阳等城市位列同一等级,成为唯一一个被列入三线的万亿城市。要知道,就连同省GDP不足唐山一半的保定,都跻身二线城市。甚至,在最新的世界城市排名榜单中,唐山被排除在三线之外。

憋屈!中国唯一沦为三线的万亿城市,又被降级了

唐山可能是中国最憋屈的万亿城市。

实际上,作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的百年工业重镇,唐山的实力被极大低估了。

展开全文

这里诞生过中国最早的现代煤矿(开平煤矿)、水泥厂(唐山细绵土厂)、火车制造厂(胥各庄修车厂,后叫唐车公司),矗立过中国最好的大学(唐山交通大学),还培养出中国最优秀的工程师(詹天佑)。

巅峰时期,唐山一个市的GDP甚至比浙江整个省的还高。

不过,作为一座“因煤而起”、“因钢而兴”的城市,唐山的发展也经历过多次大起大落。

唐山位于华北平原地震带,活跃的地质运动带来了丰富的矿场。从近代化之初,唐山就凭借资源优势走上了重工业的道路。到新中国成立,唐山依靠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形成了以煤炭,钢铁,化工,食品,纺织,建材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产值达到了2.83亿元。

到1975年,唐山市区已经聚集起百万城市人口,成为远近闻名的华北工业之都。

然而1976年,一场7.8级的大地震几乎将唐山夷为平地。尽管震后,唐山迅速恢复生产,但在这片废墟上重建新唐山,足足耗费了将近10年。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猛增,伴随着住房、汽车需求升级趋势明显,钢铁热潮滚滚来袭。唐山钢铁企业数量集中爆发,迎来重振机遇。

2005年,中国粗钢产量首超3亿吨,河北以7386.4万吨的产量排名全国第一,其中一半由唐山贡献。也是在这一年,唐山经济总量首次突破2000亿元,超过石家庄跃居全省之首。

2009年,唐山经济总量居全国第18位,力压郑州、西安、长沙、福州、合肥、济南等一众省会城市,以及南通、东莞、泉州、常州、烟台等一众经济强市,迎来高光时刻。

但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中国产业提档升级,2013年后,受产能过剩、环保限产等因素影响,钢铁行业步入寒冬,唐山经济也一度受影响。2005年至2011年,唐山GDP从2000亿跨越到5000亿用了6年;2011年至2021年,从5000亿迈入8000亿却用了10年。

惊喜的是,自此之后,唐山经济实现强劲反弹,仅用了3年,GDP就突破了万亿大关,上演了一场惊天大逆袭。

憋屈!中国唯一沦为三线的万亿城市,又被降级了

通观当前27座万亿GDP城市,入围者或为一线城市,或为省会城市,或为长三角、珠三角、胶东半岛等地的工业强市或沿海外贸强市,唐山不属于上述任一行列,且近年在转型重压之下前行,依旧迈入万亿阵营,经济增速在全国遥遥领先,不可谓不励志。

唐山究竟是如何实现反转的?

02

打造钢铁界的“新能源汽车”

追本溯源,过去几年,唐山经济大幅提速,一方面是受益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另一方面,在承压增长的同时,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

钢铁产业是唐山的城市命脉。据统计,唐山钢铁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的半壁江山。可以说,钢铁产业转型升级事关城市未来命运。当地政府敏锐铺捉到钢铁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和高端化趋势,全力打造精品钢铁支柱产业。

精品钢号称钢铁界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含量大、附加值高、绿色低碳,被广泛应用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机器人、无人机等尖端领域。这些领域对材料的强度、耐腐蚀性、轻量化等性能要求极高,直接拉动了高端钢材的需求。

憋屈!中国唯一沦为三线的万亿城市,又被降级了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精品钢铁需求量预计为2.15亿吨,到2030年将达到3.05亿吨,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唐山打造精品钢铁的核心路径是主动调整产品矩阵,从过去以普通钢材为主,转向重点发展高强汽车板、电工钢、高端家电板、特种板材等“双高”产品。其中,仅津西钢铁已拥有30余种高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超过70%。

同时,唐山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聚焦下游产业需求,研发高强度、轻量化、耐腐蚀的关键材料,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津西钢铁研发的热轧钢板桩,在深中通道展现了超强稳定性,被赞为“定海神桩”;

河钢浦项汽车板项目生产的GA钢板宽度居全国之最,填补了河北省高端汽车板生产的空白;

唐钢研发的750兆帕级热轧传动轴用钢,达到国内最高强度级别,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首钢京唐成功轧制0.75毫米超薄规格产品,成功实现“薄如蝉翼”的钢铁精度;

……

到2025年,唐山精品钢铁产业将达到万亿级产业集群规模。

更值得一提的是,唐山推动精品钢铁向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化工和新型建材及装配式住宅等下游领域加速延伸,形成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格局。例如,中车唐山公司生产轨道列车、中信重工开诚智能制造特种机器人,都离不开本地供应的高强度钢材、特种钢材。

尤其是机器人产业,唐山一面借助当地钢铁材料优势,另一面充分发挥其先天区位优势——毗邻京津,探索出一条以 “市场换资源、空间换技术”的新兴产业发展路径。

唐山地处京津冀“金三角”区域,是连接京津冀三地的重要交通枢纽。自2014年以来,唐山深度对接京津,共实施亿元以上京津合作项目886项,总投资5377.80亿元,承接京津总投资居全省前列。

在机器人领域,唐山实践“京津研发、唐山转化”模式,仅2024年就引进京津科技成果78项,吸纳技术合同交易额168亿元。

如今,唐山已形成集研发、生产、服务于一体的机器人产业集群,产业规模全省第一。其中,焊接机器人产业集群规模全国第一,消防救援、抢险救援等机器人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汇聚了开元集团、开诚智能等行业龙头企业。

憋屈!中国唯一沦为三线的万亿城市,又被降级了

总的来说,作为一座依靠煤炭兴起的资源型城市,资源禀赋、路径依赖、临近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哪一点都使得唐山的转型变得困难重重。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唐山依然能够破茧成蝶,在钢铁的骨骼上生长出新的产业翅膀,非常不容易。

03

另一张王牌浮现

唐山另一大优势还在于港口。

出乎很多人意料,唐山港是我国吞吐量第二大港口。

唐山港自1992年首次通航,经过3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港三区”(曹妃甸港区、京唐港区、丰南港区)格局。其中,曹妃甸港区作为“钻石级”深水大港,拥有渤海湾内唯一可停靠40万吨级巨型矿石船的码头。

2021年,唐山港货物吞吐量7.2亿吨,超过广州、深圳、天津等港口跃居全国第三,成为北方第一大港。2022年,唐山港货物吞吐量又超过上海晋级全国第二,仅次于宁波舟山港。2023年,唐山港迈入8亿吨大港行列,同时也是全球第二个年吞吐量超过8亿吨的港口。

这样亮眼的成绩,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这与唐山港的主要货物贸易结构有关。唐山港是我国最大的大宗商品原材料贸易港,以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及制品、钢铁等为主要对象,这些商品容易抬升港口贸易“吨位量”。

但与此同时,唐山港的“含金量”却待进一步提升。

一是,唐山港接卸货类以煤炭和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为主,货源结构较为单一,容易受到经济周期的波动影响。反观吞吐量第一的宁波舟山港,综合性大港的表现更具韧性。

二是,唐山港的集装箱实力整体有待加强。俗话说,港口大不大,就看吞吐量;港口强不强,就看集装箱。2024年,唐山集装箱吞吐量不到宁波舟山港的1/10,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不过,借助世界第二大货运港口,打造综合贸易大港,拓展产业腹地,助力临港经济和海洋经济腾飞,唐山有望迎来再度爆发的机遇。

这背后的关键在于,将通道经济变成枢纽经济。

1.依托港口优势,发展临港产业。

临港产业是“枢纽经济”的基石,最好的模式是形成“前港后厂”的高效格局。围绕“精品钢铁、装备制造、绿色化工”三大主导产业推动产业带向沿海延伸布局,让原材料在临港园区内实现从“原料”到“材料”再到“部件”的多次增值,提高港口贸易含金量。

2.做强贸易功能,打造高端业态。

唐山港可推动煤炭、铁矿石等大宗货物的交易、结算环节本地化。通过建立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完善价格指数体系,努力从国家“战略通道”升级为具有定价话语权的“综合贸易大港”。同时,跨境电商是未来外贸增长的关键,可利用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曹妃甸片区的政策优势,积极打造“外贸基地+跨境电商+跨境物流”的新模式。

3.发展多式联运与内陆港,拓展经济腹地。

枢纽的辐射能力直接决定了其经济规模。唐山港可将服务网络向内陆纵深延伸,打造无缝衔接的陆海联动体系。同时,在内陆港推广“一单制”多式联运单证,极大提升物流效率和对高附加值货源的吸引力。最终目标是构建一个以唐山港为核心节点,辐射华北、西北乃至蒙古、俄罗斯的陆海立体物流网络,将经济腹地从沿海延伸到广阔内陆。

而要推动这一从“通道”到“枢纽”的关键转型,离不开科学清晰的产业规划作为顶层指导。

作为更懂产业的科技型决策智库,前瞻产业研究院深度服务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凭借27年积累的产业规划经验,可为各地提供从产业诊断、产业定位到实施路径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前瞻致力于帮助各大城市找准产业赛道,挖掘特色潜力领域,制定科学产业发展规划,搭建产业赋能平台,培育核心竞争力,最终构建富有韧性和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从“规划蓝图”到“发展实景”的高效转化。

憋屈!中国唯一沦为三线的万亿城市,又被降级了

前瞻经济学人APP 产业观察组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

【1】《》,前瞻产业研究院

【2】《》,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gpark.com/54694.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